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孙敏慧 施策配资炒股平
今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2022级住培学员施策与2023级住培学员沈铄恒,跟随 “韩红爱心・百人援疆”浙二眼科中心复明医疗队配资炒股平奔赴新疆开展义诊。12天里,他们跨越2500公里,足迹遍布干眼症9个县市,为超过1500名患者送去诊疗服务,让光明的种子在辽阔的北疆大地生根发芽。
因为这段难忘的经历,施策写下公益行动手记,全文如下:
第一次听说“韩红爱心百人医疗援助”行动,还是上大学的时候在社交媒体偶然刷到,那时候的我就对这群每年坚持奔赴的前辈们心怀敬意。
2022年毕业,我以住院医师的身份进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参加规范化培训,我突然发现,我所在的眼科专业基地,居然就是“韩红爱心百人医疗援助”行动的合作者,我身边的老师们,便是韩红老师的战友和老朋友:我们的基地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他也是浙江省眼科住培质控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大力支持着医疗援助行动;白内障专科主任徐雯教授,多年带队,协助慈善基金会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贵州、甘肃、宁夏、陕西、四川、云南、广西、黑龙江12个省(自治区)留下了爱心的足迹,援建了多所复明中心并协助各地区培养了众多眼科专科人才。那一刻,我对我所在的专业基地肃然起敬,同时,我也默默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3年时间,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结业前有机会、也有能力,跟着医疗队做出我自己的贡献。
展开剩余70%“韩红爱心百人医疗援助”行动源于2011年8月,爱心团队聚集全国知名医院百余位医疗专家于西藏伊始,组建“流动的三甲医院”,开展大规模义诊和白内障复明行动。自此,每年的夏初“韩红基金会”都去往祖国的最边远的地区,为当地居民送医送药,并向基层医疗机构捐赠救护车、医疗设备,提供医护人员专科培训等,眼科复明行动一直作为百人医疗援助行动的重中之重。
今年6月10日,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我和沈烁恒医生一起,荣幸培工作眼科专业基地这支“医疗铁军”中的一员,在徐雯教授、秦祯蔚老师等前辈的带领下,自浙江跨越千里奔赴乌鲁木齐,为慈善行动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
到达乌鲁木齐后的次日,我们作为复明行动中义诊组的一员,开始了长达2500公里的漫长义诊之路。我们跟着浙二眼科义诊团队在12天内跨越了新疆5个地市州的9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县市区进行眼科义诊,合计诊疗人次超过1500人次,覆盖了20多个不同民族的患者。
作为住院医师,我们在上级医师的指导和协助下给当地寻求医疗帮助的百姓提供医疗建议和基础医疗服务。在夏初气候多变的新疆,我们经历过酷暑暴晒,也战胜了狂风暴雨。看到祖国西部还有很多需要眼科援助的患者,我们竭尽所能,患者年龄跨度从1岁至90多岁,有因为视网膜脱离长期未重视未治疗而单眼失明的患者,也有因为路途遥远当地诊疗条件不足而发展为白内障过熟期的老人。我们为网脱患者的健眼做了详细检查,避免好的眼睛再出现问题;我们也将当地无法治疗的白内障患者转诊到手术中心;协助当地医生对真菌感染未及时处理反复经历角膜炎的农民提供了用药建议;更是为千百位因新疆广袤无疆的土地引起的风沙和十几个小时日照导致的众多饱受翼状胬肉和干眼症困扰的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
2022级住院医师施策在义诊,医院供图
2023级住院医师沈铄恒为患者做眼科检查,医院供图
每天的义诊,我们总是能见到一双双对健康充满向往的眼睛,也总是伴随着疑惑与困扰,边疆地区眼部疾病种类与我们沿海地区有较大差异,这对我来说也是困难和挑战。但随着向上级医生的不断学习,我们也能为这些患者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和心理宽慰。
义诊结束的归途中,我们单曲循环着韩红老师演唱的《有你就会有奇迹》,“当爱蔓延到无边无际,世界会变得如此美丽”,心中记挂着那位白瞳症的孩子已在基金会捐助下踏上了前往上级眼科医疗中心的诊疗之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患者笑脸仿佛还在眼前浮现。
义诊虽已结束,住培时光也所剩无几,但作为一名年轻的住院医师,我将带着对光明的使命感,带着老师们的教诲与叮嘱,不断鞭策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为祖国、为边疆医疗奉献力量。
浙二眼科中心复明医疗队,医院供图
发布于:浙江省兴泊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